前 言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各地都把加快發展綠色食品作為提高農產品競爭力、迎接國際市場挑戰地重要對策?!熬G色風潮”正在席卷神州大地。然而越來越多的農民更想知道用什么肥料種出的產品能達到綠色質量標準。既能優質增產,又能減污節能;既能節水省工,又能規模經營;既能滿足測土施肥需要,又能實現肥料深施。用新型的綠色環保肥料來取代污染嚴重的化肥必將是一種潮流。
以天然優質腐植酸為載體,采用新型工藝,科學方法配置而成,富含有機質腐植酸,加以合理配比的氮、磷、鉀及適量的微量元素,集長效、速效、物效于一體,為腐植酸有機—無機肥料,對土壤、植物安全,無污染、無公害,是綠色有機食品的首選肥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發布的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394-2000標準,腐植酸復混肥屬于A級綠色食品使用肥料。
腐植酸既可以單元肥料施用,又可構成以腐植酸為主體的復混肥料。腐植酸肥料是以腐植酸為主體成份,并與其它化學肥料的元素和物質組合而成的多元復混肥料,屬有機—無機肥料。腐植酸含有作物需要的碳、氮、磷、硫等重要元素,加入適量的氮、磷、鉀養分。腐植酸復混肥具有較高的肥效,同時又是一種化肥增效劑,可提高氮利用率1-2倍,提高磷、鉀利用率1倍左右。因其具有刺激、緩沖等功能,又可稱為刺激肥料、緩沖肥料、呼吸肥料。腐植酸復混肥的施用與普通的復混肥施用方法相同,可以撒施、帶施,也可以作基肥和追肥,對各種作物都有明顯的作用,每畝施用50—100Kg。進入 21世紀,腐植酸復混肥在國內許多展覽會、雙交會上成為新秀,越來越受到農民的青睞。
一、腐植酸概念
腐植酸(humic acid,簡寫HA)是動、植物遺骸,主要是植物遺骸經過微生物的分解和轉化,以及地球化學的一系列過程形成和積累起來的一類有機物質。腐植酸不是純物質,而是一種非均一的高分子縮聚物,也可看成是一種不定型的高分子膠體。腐植酸的成因取決于原材料、溫度、壓力、時間等,可分為天然形成和人工合成。
天然形成的腐植酸廣泛存在于土壤、湖泊、河流、海洋水及其沉淀物中,也廣泛存在于泥炭、褐煤、各類風化煤和頁巖等含碳沉積巖中。
二、風化煤特征
風化煤的特征,風化煤(露頭煤)由接近地表或位于地表淺層的褐煤和煙煤等在大氣中長期經受陽光、空氣、雨雪、風沙等滲透和風化作用,主要是由造煤植物在地中經歷了煤化過程的還原性環境,再在地表氣流影響下置于氧化性環境中,受空氣和水的影響而發生緩慢的氧化所引起的。風化煤以氧含量、腐植酸含量高,黏結性降低等為分類特征。經過風化的煤,顏色變淺,光澤變暗,強度降低。煤的風化大至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煤的表面氧化。氧與煤的有機物形成一種煤氧復合物,同時有少量的CO、CO2和水生成。第二階段,即腐植酸形成階段。這一階段在氧化劑繼續作用下,煤氧復合物發生分解,放出活性氧,氧化生成腐植酸(再生腐植酸),并逐漸增加。隨著氧化深度的加深,再生腐植酸達到一個最大值并開始下降。風化后煤中HA可達50%~80%。第三階段,化學組成變化,即風化后碳、氫含量下降,氧含量上升,活性功能團增加;并隨著再生腐植酸含量的增加,發熱量降低,著火點下降。
我國風化煤腐植酸自1980年出口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以來形勢一直不錯。隨著生態農業對肥料要求的變化,重視對風化煤腐植酸在肥料中應用的適度改性,比如在復混肥中要提高腐植酸的水溶性,在控釋肥中要加大創新力度,探索腐植酸和化肥有效結合,有規律釋放的途徑和方法,加強腐植酸和化肥結合中同其他包涂材料和工藝的有效結合,重視HA和畜禽糞便及其他有機肥源的相互結合和改性等,綜合利用面將更廣。
三、腐植酸的應用
腐植酸是一類無定形的網狀高分子有機物質。除本草綱目記載“烏金散”(腐植酸組分)的藥學應用外,涉及腐植酸類物質的工業、農業等領域中的研究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當今可形成腐植酸類物質的原材料在不斷地增加,腐植酸應用研究的內容越來越豐富。